首页

魅族女王百度云

时间:2025-05-29 15:17:53 作者:设备混用 硒鼓留存 随意外印……这些环节都可能暗藏“小偷” 浏览量:16252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涉密文件任何环节疏忽大意都容易产生失泄密问题,必须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从源头治理形成全过程闭环控制。相较于涉密文件的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环节,源头制作上的安全管控更容易被忽视,出现失泄密隐患。

  设备混用危机

  文件制作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通常情况均带有存储固件或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保存处理过的信息。一旦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共用,就相当于破坏了涉密计算机的物理隔离,会将处理过的涉密信息“摆渡”至非涉密计算机上,造成失泄密隐患。

  硒鼓留存有风险

  硒鼓是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接收激光扫描组块发射的激光图像数据,通过静电高压的配合,将需制作的图文资料转移到纸上,实现打印输出。硒鼓内置的芯片可被改造用于存储打印过的信息,未妥善处置管理,可能会造成失泄密。

  随意外犯大忌

  相关法律规定,除在机关、单位内部印制涉密文件外,还可以选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印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极个别单位和人员,心存侥幸、贪图方便,将涉密文件、敏感资料就近送往自以为熟悉不会出问题的文印店印制,甚至在印制过程中未予以全程监督、及时清理文件资料,造成失泄密事件。

  管理不严有隐患

  个别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保密知识和敌情意识,存在随意摆放涉密文件、没有及时登记销毁印制废页、无关人员在场时依然印制涉密文件或文件制作期间擅自离开等情况,造成失泄密隐患。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制作场所要安全

  涉密文件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一般来讲应在单位内部具有安全保密措施的环境内开展涉密文件制作,如确需外送,应选择有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单位,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并监督执行。

  制作设备要留意

  涉密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涉密文件制作可能用到的信息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保密技术检测。

  制作人员需可靠

  涉密文件的制作人员应为涉密人员,符合涉密人员基本条件并通过保密检查、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接受单位保密部门监督。

  制作流程严密

  涉密文件制作应当使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设备,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涉密电子文档,禁止使用低密级的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高密级电子文档,并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对制作产生的废稿、废页应当及时登记销毁。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广大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日常制作涉密文件时,要严守安全底线,强化保密意识,提升保密素质,时刻绷紧安全弦。如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涉及文件失泄密的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举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本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写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

外交部:中国是《武器贸易条约》的支持者、践行者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始终站在历史进步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参与方,但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亲自同各国领导人及联合国等负责人深入沟通,派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开展两轮穿梭外交。

种地,第一步是什么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当日表示,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据测算,此举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总数1500亿元左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存量房贷利率下降最大受益群体是2019至2021年购房的人群,以及二套房的购房者。据估计,这部分群体房贷总额约占存量房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柏林开幕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以来,俄方对调查的不透明性以及丹麦、德国和瑞典在调查中拒绝与俄方接触感到不满。俄罗斯方面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屡次遭到三国的拒绝。俄外交部曾在一份声明中说,三国都在故意拖延调查,且试图隐瞒爆炸的幕后黑手。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瑞典方面因害怕揭开事实真相而结束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她说,瑞典方面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始终拒绝俄方提出的对事件进行彻查的要求。

中日韩聂卫平杯围棋大师赛落子 三国棋手草堂纹枰争锋

案件破获后,为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共青城市公安局组织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来到商店农家,对生产经营种子等农资的经营者、农户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尊法守法意识,提升农户防骗识骗能力,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