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捆绑之家

时间:2025-05-28 20:13:37 作者: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在沪举行 启动《归国一课》 浏览量:97435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范宇斌)27日,“侨心筑梦 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办。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主办,旨在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短片《星河之上 赤子长歌》拉开本次活动序幕,再现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归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赤子之心。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管海兵表示,钱学森精神是科学报国的旗帜,更是新时代侨界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的精神坐标。“我们要以钱学森为榜样,在科学研究中追求卓越,在人才培养中担当使命,在社会服务中践行责任。”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徐焕之;徐汇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诸旖;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徐汇分会会长周秀芬;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后继共同启动《归国一课》暨“祖国待君: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张勇表示,《归国一课》以钱学森精神为核心,将依托馆内珍贵文物与专家资源,通过主题参观、特邀报告、政策解读、互动交流四大模块,打造成兼具“上海高度”与“交大厚度”的思政教育品牌。“祖国待君: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以百余幅历史影像,再现钱学森1935年至1947年海外求学历程,展现那个时代海外青年学子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与使命担当。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徐汇侨史文化线路。徐汇区委统战部二级调研员罗汉介绍,徐汇区是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参与城市建设、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活跃区域,线路以“百年衡复与侨史文化”为脉络,串联8个特色地标,从科学报国的星辰大海,到民主人士的赤诚守望,从铁路华工的百年壮歌,到华侨公寓的岁月留痕,通过“走得进、讲得透、触得到”的 City walk(都市漫步),让侨界人士一起走进徐汇,读侨史、走侨路、话侨心。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在《归国一课》首讲——钱学森精神报告会上,钱永刚深情讲述钱学森回国后力主优先发展导弹、突破技术难题、启用青年人才及构建航天管理体系等事迹,展现钱学森的赤胆忠心、科学魄力与战略眼光,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钱学森精神的内涵。

  当日,与会人士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祖国待君: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近距离感受这位人民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与精神品格。上海侨界代表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于2024年5月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经过一年时间对展览内容、形式设计及技术应用全方位创新与提升,已于今年5月1日恢复全面开放。此次改造突出具有更高陈列价值的亮点展品,提升观赏性、教育性、互动性和感染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悦驾”亦“悦享”,宝马驶向驾驶乐趣“新世代”

上海10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正探索创新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模式。记者25日获悉,本月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国际医疗服务规范》(简称:规范),首次对国际医疗、国际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了定义,对开展国际医疗服务的机构、制度建设、人员、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上海国际医疗”专用标识的设计理念、制图要求、应用场景进行规范。

员工罢工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临时对游客关闭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单晓光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等,很多改革举措有望在这些科技创新集群率先落地实施,探索实践更多好经验、好做法。

习主席收到的三份珍贵心意

本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尽管有过去的教训,人类现在却面临着一场新的军备竞赛。核灾难的风险达到了冷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平安反诈志愿者服务队伍走进苏州公安警营开放日,线上线下开展金融反诈宣教

福州5月16日电 (记者 闫旭)“我的左手边是福建连江县的展馆,右手边是我们的马祖馆。”马祖县长王忠铭16日在福州站台推介马祖,“欢迎大家来展馆内品我们马祖的高粱酒、吃连江的海鲜”。

“民革上海市委会·上海大学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院”揭牌

夏宝龙表示,中央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办好教育事业。希望包括香港理工大学在内的香港所有高校坚持爱国爱港鲜明底色,聚焦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助力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国际高等教育枢纽,为加快推动香港由治及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